麻黄、羌活,太阳经之汗药也。叙曰∶痰证显于外,夫人之所易知也;痰涎隐于内,而怪证百出,夫人之所难知也。
余邪未尽入里,故表有发热,真寒入肾,故里有脉沉。阳明证,能食为中风,风,阳邪,能消谷;不能食,为中寒,寒,阴邪,不能消谷,以此为辨。
吴茱萸味辛热而气臊,臊则入肝,辛热则疏利,乃用之以为反佐。 太阳之热,传入膀胱之腑,故口渴而便不通。
浊阴既出下窍,则清阳自出上窍,又热随溺而泄,则渴不治可以自除。 史源曰∶有灸至八百壮者,约艾一筛,初坏肉不痛,直灸至好肉方痛,至夜火满背、高阜头孔百数,则毒外出,否则内逼五脏而危矣。
每服一二钱,食后、临卧蜜水调下;或茶清、米泔亦得。用一字吹入此手太阴、少阴药也。